目前分類:敘事練習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在閱讀,閱讀闖進兔子洞,關於從敘事治療的觀點如何看待孩子的問題故事
我在聆聽,聽一些有溫度的人,分享他們對生命的理解與心得

我的身體很疲憊,心也覺得很疲憊
但很容易被有溫度的故事感染

對孩子們和他們的爸媽雖然很氣很氣
沈靜下來時,沒有團體壓力時,心底還是會浮現他們明亮的臉龐
心裡總是,不會只有一條敘事線,知道我們無論誰,都有很多不同敘事線存在著同時存在著

小律問題其實很單純,就是無法控制的衝動和坐不住,這部分大概會一直出來干擾他的學習生活和讓他被責罵
但他心底的天真和直率,讓他有些時刻流露出最真誠對人的關懷和情感。把我的麥克風摔下去時,很真誠的抱歉,很願意幫忙照顧弱小,一直重複著自己暑假得到A流
總之是個可愛的小傢伙

就是這樣的
我一方面感受著問題,但另一方面記得明亮
我想我的心理證照這張紙,給予我的也許是這個珍貴

希望,我能走出新的敘事支線
而不受困在團體規範的自我理想框架中

寫完,身體背部的緊繃脖子的疼痛似乎解開些些
神奇的身體,怎麼樣都不騙人的
同時,也對自己多了份疼惜,真的是辛苦了

對於敘事,更喜歡了
雖然總自責自己一點都不夠敘事,
但今天我想我多少都有點敘事味道了,在我自己的心裡,看見自己總能看見明亮處
不讓問題說一切的話,獨佔話語權。不讓社會的框架說一切的話,獨佔話語權。似乎多體會了些些

 

文章標籤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是一個微笑,其他什麼都沒有。沒讓所有的事情好好轉,沒讓任何事情好轉。只是一個微笑,一件小事。是樹林裡的一片樹葉,被一隻受驚的鳥兒振翅顫動。但我會掌握住,會張開雙手擁抱。因為春天的來臨,總是從一片雪花的融化開始的。或許,我剛才正目睹了第一片雪花的融化。』~追風箏的孩子

 

來到了這一班,眼前一片亂糟糟的孩子們,好幾次我覺得混亂又沮喪。
也許有點無力感,所以總希望有人可以讓我吐吐苦水,告訴我其實一切都正在好轉中。

--------

事實上,一切真的在好轉中。

這是一個可愛的一班,有很多生命力,只是最上層的土壤似乎太乾枯了,堆了許多不太需要的物品,一切顯得雜亂無章
我想起我們的外掃區。

---------

我們的外掃區是新大樓前的一片學校停車場,對二年級的我們來說,真是好大的一片空地
空地上有永遠掃不完的小落葉和種子
我們總是從斜坡下方的水泥地開始掃起,因為那裡剛好就在樹下,而水泥地讓落葉變得特別顯眼
派上三個孩子邊掃邊玩,多少葉子真的還是明顯的能被清理一些。

上週,我帶著一個男孩,跟他一起到了停車場空地中央的第二顆樹下掃落葉
我們用掃把推啊推,落葉和種子全都卡在樹週圍旁雜草叢生的磁磚縫裡
我蹲了下來,開始用手拔起地上的雜草,沒想到很好拔起,拔起後掃把一掃,一下子都被掃除了起來
小男孩看老師用手拔了草,也跟著學了起來,彎著腰一起拔,然後再一起掃
到了圍牆邊,我們也這麼做著,越來越多孩子跟著彎腰拔起草,有點興奮
孩子邊說著有種怪怪的味道,我說那是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邊問著,為什麼牆邊的那些草我們不拔呢?
我說你們觀察一下,牆邊的草跟我們在拔的草長的是不是不同?
牆邊的草有各種形狀,有的還長出小花,在那裡也很漂亮,我們拔乾乾和長長的草就好

在校園巡視的校長走了過來,告訴我和孩子們,只需要撿垃圾就好,不需要拔草和掃這些落葉與種子。

------------

若是校長能告訴眼前正在拔草的孩子,你們真的好努力,學校因為你們變得好美麗
能這樣說不知道該有多好!

這就是我經驗到的這三週,
面對這班的孩子,行政希望的就是不要有垃圾就好


事實上,這群孩子其實需要先花些力氣搬離那些不需要的雜物,再花更大的力氣翻土,然後開始植下一些小種子,讓他們能開始長出自己的樹
事實上,我那板起的大娘面孔,看起來的那些每日的步驟,以及一些開放性的寫字或畫畫練習,都是想耕耘孩子成為自己的那棵樹
事實上,這群孩子跟著大人的身影,彼此的身影,每天都在長大一點點,陪伴彼此一點點

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事,每天的教室生活其實很平凡,只是覺得這是我該做到的事
根本稱不上什麼創新或教得好,就是在縫隙裡撐出一些空間,然後塞進我對孩子們的心意,也讓他們見證彼此的美麗
我呢,依靠孩子的進步,使得我能繼續耕耘下去,對得起一點教育的意義感

-----

寫一寫其實踏實很多
以為很需要被人懂得,其實最需要被自己聽見

『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真是個好書名
而我,一天天都要把握住,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落葉也許會一直有,但春天還是會來的

 

 

#謝謝今天敘事的練習,夥伴的聆聽是最重要的底蘊
#要開始來為自己書寫了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下午的讀書會,早上我刻意留下了一段空白時間來閱讀講義,也給自己整理閱讀經驗的書寫
剛剛寫了一篇-從真實連結裡長出個人的自信感,那是意外的讀錯回了講義,此刻要寫下的是今天下午要討論的講義主題

一個主題包含『一個真正的提問,以及對於這個提問的觀察與回應』

*

最近因為校本課程的討論,S跟我有很大的歧見。倒不是誰的好壞,我們想達到的目標都是相同的,就是要在學期末前產生主題
但是在產生主題的路徑上,S覺得我浪費很多時間在討論已經討論過的,他認為我必定失敗,因為我在走回頭路或停滯不前
而我認為,去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探索校本主題的可能性,是一種打開經驗與思考的歷程,同時讓每個人都可以發生,留下他們看法,可以增進彼此間的理解與參與感
但S認為搜集大家的看法沒有必要,一來很不專業,二來意見也太零散,這樣根本做不了事。
就這樣我們拉扯了一個小時,而我感到疲憊又受傷。
因為他的斷定失敗與不理解,和一些貶抑的語言,像是你根本聽不懂;我討厭做愚蠢的事
這些話語都使得我很生氣又很受傷,過程裡我一直不斷想理解他究竟在堅持什麼,以及堅持後面他怎麼回應我的好奇,花了我好大的力氣
就這樣,過了一週,我心裡的生氣和僵硬仍一直都在,無法釋懷他不願意理解而我必須依著他的做法去做得不甘願

週三,在討論小組裡,我請主任邀請他來說,他必定不知道我為他做的這個邀請,也不知道我後退了很多讓他先說
他終究耐著性子對著小組說出他想做的校本課程和他要一個人做的事實
小組大家那天給了很多的聆聽與認同,也給了很多的邀請,於是S最後願意下次拿出他的提案給大家看
但他認為大家下次是為了要審核他,而不是我以為的大家是為了要豐厚他的提案
對於他看世界的方式,讓我感到很痛苦,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與他溝通和合作

故事停在這裡,對這個校本事件的故事主題,我觀察我心裡面和S說話時真正的提問是“要怎麼產出校本主題“
我發現我很在乎這個歷程,這個歷程在我心裡會形成一個脈絡,並觸碰我的價值觀
對我來說,讓老師們能參與與有機會覺察自己正在做的事,這件事對我的意義是,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也是教育改革裡很需要發生的事,若人沒有覺醒,任何改革都不會發生。
我們只是在做重複的事,把A方案換成B方案,我看不到這件事的價值。
但事實上我知道原來我跟S的目標表面上一樣,事實上根本不一樣,他的目標是保住補救教學時間,於是連帶的要寫出校本課程來保住補救教學時數,讓他有更多時間教孩子的基本學力
而我的目標是,讓每個老師有機會參與在新課綱裡頭,從新認知自己的教學,重新活化老師們之間的對話,讓教師專業的氛圍有機會可以再次點燃
最重要的是,教室裡對孩子的教學能更靠近孩子一些。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

在這裡,我們沒有機會說清楚,沒有機會辯證,在小組討論裡,我看見當S務實的就教室裡班級經營的層面提出他的校本課程主題時,大家很快的認同這個他們需要的邏輯
但我也接受,若這是本校產出校本的動能與方式,這也是方式之一,所以我也接受。畢竟,我只是希望在多個方式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方式。

這是目前為止,我對自己提問的回應,也觀察到整個教師小組的動能走向。
這對我來說,已經是給出很好的歷程可能了。

本校的產出邏輯,依據的是.....
1.能在現有的活動中找到意義。意義化現有的活動
2.保留補救教學的時間
3.品格教育是大家最想讓孩子長出來的(所以學生圖像是......)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下來。

是我在讀敘事治療的講義時,常常經驗到的內在語言。
當我很快地想要捕捉一個概念時,我常常跳過許多描述,而沒有去聽見那些細細描述的語境。
這就是在生活中,我腦袋轉的各種概念想法,但要慢下來去體會眼前正看見的景象,反而得花我更大的能量去刻意停留。

有趣的是,這一陣子我常感覺到自己的沒有自信,以及想要找到認同。
意外地,我因為看錯講義,在今天的閱讀裡找到了一種回答
講義裡是這樣說的:

『真實連結中,我們會建立個人自信

有時候,我們只是細心素描桌上的物件,一朵花或一支筆,但是在多次細心的繪畫中,我們和物件建立了真實的連結,我們捕獲一種喜悅。也許好好喝一杯茶,寫一首詩,甚至完成一個短篇故事。我們在這些簡單的動作中,為自己建立一個美好的魔幻時刻。這種不依靠概念,而是直接面對每一個生活細節和事件的觀察,我們會從此建立個人的自信。

真實的連結,會讓人建立自信,也就是人會更信任自己的話語及觀點。這在敘事治療裡是很重要的,人從這裡信任與發展了自己在地的世界觀,也為自己的認同注入了力量』

一直以來,我時常感覺到自己空空的,沒有力量說出自己的想法,也無法為自己注入認同的力量

或許,那都還沒有成為我的。
我也許很少描繪下自己的經驗,與我所支持的知識建立起連結感,概念飄呀飄,成了我看世界的方式
但卻少了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像是我很喜歡藍偉瑩討論課程的方式,但說真的,確實是飄飄的,所以我也沒辦法說清楚什麼
我很喜歡敘事的溫和與尊重,不過因為太少與之連結,所以還是飄飄的
 

踏實的持續的寫書吧!描繪一段經驗,在表述自己的概念
我想我會建立起自己的幸福感與自信感的依據的。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同病人會找醫生時,都是身體出狀況的時候,病人會說自己的身體啪拉啪拉的狀態,好讓醫生醫治診斷
而心理師的角色有點像是醫生,但又不完全是如此,我們認識診斷,也被期待有診斷的能力,但後現代的解構裡,又解構了這些來自於文化或主流價值裡的帶來的診斷與標準
在敘事裡,不診斷,不走解決問題導向。

記得錦敦曾問,如果我們不解決問題,那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

當時的白板寫下一些回答,但沒找到筆記既不上的我,覺得我該在自己的工作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回答。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堂敘事課兩天,因為我剛出院容易疲憊,所以都各只上了半天。早上的半天,老師通常會講解下午要練習的概念,是我很喜歡的部份。

這次講相互理解,講脈絡。不只看見對方重視的信念價值,也不只看見自己重視的信念價值,而是同時看見。
通常在諮商情境裡,我被訓練看見對方重視的,然後反映出來,雖然諮商師自己的主體性也很重要,但在諮商情境裡卻不自覺的會放得很後面,甚至沒有覺察。但到了日常生活裡,會有個反轉,我會很在意自己的信念價值,有時候沒有在意對方的,我無法理解而感倒被壓迫感,著實少了一份同時看見。於是,在概念上相互理解,指的是同時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練習裡並不容易,得刻意去做,而第一步便是放下自己的聲音,能有個空間,納入一種聆聽跟理解的可能性。

這時候,我就要借助楊定一博士新書裡一直要做的『我接受』這個練習了。這個接受練習,非常幫助我能放下,放下內心的捍衛,放下與他人的信念價值衝突,放下一些要追尋的焦慮感。真的能『在』當下的呼吸與片刻裡,不在任何標準與外在事物的任裡頭爭個勝負。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