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寫了字,凝視自己

凝視了,心裡得到關注與紓解,本來一整週的僵硬,有了溫柔
帶mumu去睡前散步,感受著涼涼的風,同時聽見心裡的語言

原來,我有好多話想對這個世界說
但我太安靜太壓抑,幾乎不語
有些忍不住時,就想去臉書說,但我在乎別人的眼光,於是幾乎又都壓抑著
心裡的喧囂,有一部分是這樣徘徊持續著的

總是想對世界說點什麼,對身邊的人自在地說點什麼,或把我的想法好好地說個清楚,但最後卻什麼都沒有說
於是總是悶著生氣,一切都不順暢,變得害怕僵硬
也於是,很想要想文學家那班練習寫寫生活裡的描述,卻總是一動筆內在的喧囂就無法抑制的流洩出來,寫的總是內在的語言與內在的小世界
然後自己也不怎麼喜愛,又再次僵硬

似乎有些明白自己的話多,是多話的人啊。真的書寫起來,可能是很多想講的呢

祈禱,我能慢慢不壓抑的,說出我心裡或看見的每一個部分,用敘說的用議論的用說明的,什麼樣的表述方式都好
然後有一天,我就能自然而然地,在人的面前,也可以自在地,對世界說話,表述我自己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所畢業後,我一直都沒辦法再好好書寫了。

看似找不到語言,其實我找不到心裡的目標。

今天早上八點多,衝忙起床,看了時間,我用最快的時間梳洗,趕緊帶mumu去樓下對面的行人道上走了半圈讓他解放。快速地抓了袋子就去上了我臨時決定要去聽聽的素養導向的國語科評量。我心理是這樣想的,靠我自己去尋找一些還不錯的講師吧,也許能聽見不錯的。我想要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力量,而不依靠某某某或誰誰誰的整理或推薦,想要的我自己去試試找找。反正不喜歡,我終場就離開就是。

意外地,我很喜歡。

從教授開口說開場白開始,我知道我挺喜歡這個教授與他的學問。我喜歡他有些謙卑,有點白話直率的自我發言,然後務實的切入主題。
這種喜歡,我想跟我最近被身邊的強人老師困擾著有關。只是突然映照出我有多喜歡那種充滿學問卻又謙虛的人,就是溫和的學者說出自己研究的東西,並務實地與老師們分享。
他一開口說話,我知道這是個有溫度的老師,會捕捉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本來很想要繼續把研習聽下去,很少這樣想投入在研習裡,也不覺得時間很慢。但下午已經有了邀約,不能不去,於是還是離開。回來後,我搜尋了一下這個老師,在他的臉書裡我發現一個語文系的老師自己必須是個寫作者,於是他成為學問和生活融為一體的人,就像是錦敦。然後,在他的介紹裡我又認識另外一個老師兼作家-郭強生,在他的作者簡介裡,這樣寫著:

『十六歲便在聯合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沒想到能夠一路寫到今天。
台大畢業後,在美國紐約大學NYU取得戲劇博士學位,回台任教創立台灣第一間文學創作研究所。
如今的他是學者,教授,作家,劇場編導,還是多次入圍金鐘獎的廣播人。
天真又認真的牡羊座,沒有臉書,非常低調,只想好好生活與寫作。
對於處女作重新問世,他的反應只有:真的已經三十年了嗎?』

我眼裡畫線的字是:沒有臉書,非常低調,只想好好生活與寫作。

這樣的一位出版作家,就只是在他的生活裡做自己要做的事。

看完這兩位老師的文字,我突然有感而發地開始來到這裡書寫,下了標題:我要找尋我自己心中的典範。
他們是我想成為的典範:學問與生活合一的人。低調安靜的生活的人。
我不是要成為他們,而是要成為我自己心中那個的典範。

我心中的學問是什麼,我關心的是什麼,我寫下的生活是什麼,我成為我自己的生活。

於是乎,哪個強人要來評價或者點評我正在做的事,又或者他帶著驕傲的說出他自己的專業而無意識地貶低我時
也許,我不再需要那麼委屈憤怒,因為所謂的強仁,在我的世界,是另外一種人活著的樣子
而那始終不是我愛的學問的樣子

希望有一天,我的生活中有更多學問與人合一的人,包括我自己,也包括我的伴侶。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OH卡抽了一個語詞給自己書寫社會課,我抽到『love』

----

關於教社會這門科目,我還挺喜歡的,也許還不到愛的程度,但至少是喜歡的。
說起專業,我想我並不專業,但因為有點興趣有點喜歡,所以還滿常在想要怎麼教學的
我常常覺得,要把知識轉換給小孩,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是國小老師最重要的教學能力之一
雖然教學策略有很多很多種,但交了兩個月社會至今,這群孩子最需要的似乎還是『以他們的生活串連起知識的學習』感到最感興趣

舉例來說,雖然台灣吧整理好很多重要的歷史,大家愛看得要命,但看完後真正留下來的知識卻很少很少,也許多一些些理解,多一些些血肉的補充
但整體來說我覺得為他們增加的歷史或社會科的本質學習仍然是趣味多過於實質的幫助(當然我沒有什麼具體評估效度,只有在影片後從他們的口頭或文字中知道這件事)
而最近說起二二八和戒嚴,這種重要的歷史片刻,但孩子們只當一個課本裡的是讀著,其實依然是沒有感覺的
怎麼讓他們有感覺,和他們的經驗或生活串連,我覺得是很需要動動腦筋的,有時候是怎麼想出個漂亮的提問都無法達成
不如問他們『從這幾天露營,讓你跟社會課裡學到的歷史有什麼連結』,他們會才會自動說出教官跟日治時代的日本警察比起來簡直太好了
而要說起戒嚴限制言論自由等等,不如說等等從這一節開始我就宣布6年O班進入戒嚴,等等我要限制言論和集會自由,孩子自己就會問要限制什麼樣的言論
於是,他們就熱烈地進入這種討論和想像的戒嚴生活中,去經驗被限制的感受

是說因為只有一節,若是導師,就真的來體驗一整天的國小版教室篇的戒嚴生活,違反的就抓到教室一小格進入綠島監獄,
這種隨機性的活動比起口沫橫飛或畫表格整理比較,似乎更有回憶與體驗

以這種脈絡來設計課程裡的提問,就會長出一系列這樣的問題
像是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我們想要一間什麼樣的教室?!
為什麼要有政府?!為什麼要有班級組織?!或自治團對?!日本或中華民民國一來接手台灣,為什麼第一件事就是要趕快蓋總督府和派行政首長?!
難道一定要有政府組織嗎?!沒有任何政府組織或班級組織會有什麼不一樣?!

像這樣的提問設計在教師手冊裡都被歸類為『動機型』提問,而不是探究型。
事實上以我們目前的教育環境與孩子們被培養的方式,比較不是像國外可以給孩子一個專題讓孩子去研究
而光是點燃和延續他們對某個學科的學習熱情,就已經需要好好耕耘

說到這裡,再來想想手邊正在出的社會月考考卷,如果全學年類的筆試測驗能夠測出的不是why與how的試題,或者說我還沒有能力產出這樣的試題
那們屬於測驗what的知識題目,是不是就是最基本的基本就可以呢?也就是他只要有這些what的知識,就可以幫助他做未來更多的探索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日收到了兩個訊息,都是來自於他們生活裡的真誠分享,於是乎喚起我內心裡那個真誠說話書寫的能量,透過回應也觸碰那個休息許久的靈魂,那個愛書寫的自己。
因為寫字,就寫出自己的狀態,喜歡文字裡流瀉出那些隱含在每日平凡生活裡的心得,更感覺到,在事件與生活的當下,我們就只能是盡情地投入感受了,於是生氣時就真的好生氣,熱切時就真的相當的一股腦頭的去做,而在文字書寫後,才能明白和給與詮釋,那些經歷對於自己的意義和定義,也是這個時刻,才覺得我是自己的主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一些清明,與自己的靈魂聯繫上了線。

在寫信回應的時候,覺得詞彙好少,突然很想有更多美麗的詞彙,來表達我心中所想所感。翻了書,拿出了架上的卡夫卡,我想在作家的文字裡,總一定有些好詞彙能讓我留下來吧!

腐朽,不費吹灰利,熱切,癥結,縫隙,籠統,只要我對自己滿意

一分鐘的閱讀,我留下這些詞。每個都可以拿來寫寫什麼,每個都是我好少會用到的詞。
也發現,過去閱讀是在找意義,於是整篇讀得很快,渴望某總與自己的連結與讀懂體會
現在這樣讀,是在找詞,意義與讀懂變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看見自己有感覺的詞彙,就覺得好喜歡。

喜歡。

文章標籤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1/4顆南瓜

500cc熱牛奶

300cc沸騰水

紅蘿蔔ㄧ根

蔬果粉5湯匙

蔬果模式打

將燙熟的青花椰菜放進去ㄧ起喝,超好吃

可以吃下很多蔬菜哦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媽有一道基礎但又好吃的料理,也一直是我小時候的味道,今天媽媽終於教我,開始學習做料理後,再來學這個,覺得非常的簡單。

食材:

梅花豬肉
醬油

米酒
白胡椒
熱開水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同病人會找醫生時,都是身體出狀況的時候,病人會說自己的身體啪拉啪拉的狀態,好讓醫生醫治診斷
而心理師的角色有點像是醫生,但又不完全是如此,我們認識診斷,也被期待有診斷的能力,但後現代的解構裡,又解構了這些來自於文化或主流價值裡的帶來的診斷與標準
在敘事裡,不診斷,不走解決問題導向。

記得錦敦曾問,如果我們不解決問題,那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

當時的白板寫下一些回答,但沒找到筆記既不上的我,覺得我該在自己的工作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回答。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想幫max做蛋炒飯,找著網路就發現這個食譜,造著食譜做了一次,不過第一次將油不小心放太多XD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258

今天中午用前兩天的冷凍剩飯,想再來做一次,這一次我加了牛肉噢!可惜忘了拍照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記欄

#當感受到美感的時候,通常是走在支線故事上了。
#說教,關注的是對錯。陪伴,關注的是關係。
#不解決問題,先招待情緒,看看孩子有沒有跟隨邏輯,加入趣味(外化),美感,
——想他生命是什麼顏色,我再加進什麼顏色。錦敦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
我來為你的生命加點東西
我像主人ㄧ樣,「招待」你的憂傷、憤怒⋯⋯
我每天也像主人ㄧ樣,招待每一個到我面前來自己的情緒
文章標籤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堂敘事課兩天,因為我剛出院容易疲憊,所以都各只上了半天。早上的半天,老師通常會講解下午要練習的概念,是我很喜歡的部份。

這次講相互理解,講脈絡。不只看見對方重視的信念價值,也不只看見自己重視的信念價值,而是同時看見。
通常在諮商情境裡,我被訓練看見對方重視的,然後反映出來,雖然諮商師自己的主體性也很重要,但在諮商情境裡卻不自覺的會放得很後面,甚至沒有覺察。但到了日常生活裡,會有個反轉,我會很在意自己的信念價值,有時候沒有在意對方的,我無法理解而感倒被壓迫感,著實少了一份同時看見。於是,在概念上相互理解,指的是同時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練習裡並不容易,得刻意去做,而第一步便是放下自己的聲音,能有個空間,納入一種聆聽跟理解的可能性。

這時候,我就要借助楊定一博士新書裡一直要做的『我接受』這個練習了。這個接受練習,非常幫助我能放下,放下內心的捍衛,放下與他人的信念價值衝突,放下一些要追尋的焦慮感。真的能『在』當下的呼吸與片刻裡,不在任何標準與外在事物的任裡頭爭個勝負。

rainfore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